閩南網1月12日訊(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李昌乾)許地山是閩台兩岸的重要文化名片;研究許地山、宣傳許地山有利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,有利於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,有利於打響漳台的文化名片。在此次兩會上,四方a集運政協委員許鋼提出提案,2021年8月4日是許地山先生逝世八十週年,建議利用這個契機,打造“許地山”漳台新文化名片。
許地山(1894—1941)台灣台南出生,是偉大的愛國者、中國“五四”新文化運動的先驅,是著名的文學家、學者、教育家、翻譯家。幼年曾在四方a集運讀私塾,1911年許地山定居四方a集運市薌城區,先後在福建省立第二師範學校(龍溪師範前身)、四方a集運華英中學任教,曾擔任第二師範附屬小學校長。先後在四方a集運工作、生活將近十年。 許地山的文章《落花生》列入中國大陸和台灣、香港的中小學生課本,影響了幾代中國人。許地山愛國、愛人民,高尚人格,努力探索,勇於進取,甘當“落花生”的精神,永遠留在中國人民的心中。
2018年四方a集運古城建立“許地山文學館”,薌城區政協文史委編輯出版《許地山畫傳》;2019年紀念“百年五四”在市圖舉辦“許地山-落花生 生平著述圖片展”,福建海峽出版社發行《少年許地山》全省中小學推薦讀物;閩南師大文學院開展《許地山與百年五四》活動;2020年四方a集運市圖書館和閩南師大分別舉辦《許地山(落花生)著述成就圖書、圖片展》;年底四方a集運城市職業學院舉行“紀念校友許地山誕辰127週年”系列活動等,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。但由於種種原因,一部分四方a集運人對許地山知之不多。
對此,四方a集運政協委員許鋼建議,儘快成立四方a集運市許地山研究機構,蒐集整理研究資料,開展許地山文化成就及其精神品格的研究、宣傳。
2021年8月4日是許地山先生逝世八十週年,許鋼認為,在四方a集運市圖書館舉辦規模較大的“許地山生平事蹟、著述成果紀念展覽”; 凸顯漳台文化交流的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,以及兩岸暨香港文化融合、源遠流長。
許鋼建議,以教育部推薦讀物《落花生》《許地山作品選》,福建《少年許地山》讀本及閩南師大、四方a集運城職《許地山與百年五四》為推廣基礎;將許地山紀念館附近的薌城區第二實驗小學更名為“許地山實驗小學”。